当前位置:首
页-->农业论坛 |
自贡再生稻发展概况与基本经验
一、发展概况
自贡市气候资源条件优越,具有春季气温回升早,夏季雨热同步,秋季温光富余等优点,是水稻生产特别是再生稻生产适宜区。自贡的再生稻在解放后至七十年代中期均处于自生阶段,七十年代末期(杂交水稻出现以后),自贡市开始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再生稻栽培探索。到八十年代中期大面积普及杂交稻后,再生稻有收面积也逐年扩展,进入九十年代以后,“杂交中稻—再生稻”已基本成为自贡市的一种耕作制度,再生稻生产成为了全市粮食生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。
回顾再生稻生产发展过程,20年来,蓄留面积由1986年的8万亩逐年扩展,目前蓄留面积基本稳定在70万亩左右(常年全市水稻面积为125万亩),平均单产由开初的75公斤提高到100公斤,125公斤,总产量由1986年的
0.6万吨,上升到目前的7~8万吨水平。技术上由过去只注重收前施肥,逐步完善到抓好头季稻是基础,突出抓好齐穗后10~15天适时施足促芽肥和十成黄熟后见芽收割头季稻,施促芽肥用量由原来的亩施5公斤提高到亩平施用15~20公斤等关键配套技术措施的落实。
自贡市的再生稻亩产属省内领先水平,多项成果先后获部、省级科技进步奖和丰收奖。早在1987年农业部就组织南方13省农业专家来本市考察再生稻。九十年代,农业部种植业司崔世安司长专程来自贡考察再生稻,四川省农业大学周开达、田颜华等专家、教授多次来自贡考察、蹲点,对本市再生稻生产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。1999年10月敬正书副省长视察后指出:“再生稻具有‘两省两增一提高’的特点,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。今后要在‘扩大面积,提高单产,综合利用’12个字上下功夫,同时要大力推广‘稻—稻—鱼’模式,促进增产增收”。省农业厅十分重视本市再生稻生产的发展,为推动全省再生稻生产的平衡发展,去年再生稻施用促芽肥期间,省厅在本市富顺县召开了四川省再生稻生产工作会议。
在自贡市再生稻发展过程中,省农业厅历年都下达项目经费,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,市委、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专题会,进行安排部署和下达再生稻生产任务,并设立单项奖,鼓励先进,鞭策落后地区,促进全年平衡发展。
二、基本经验
总结历年来再生稻获得丰收的经验,可概括为:行政措施+科学技术+物质投入=再生稻丰产。
(一)行政措施是保障
再生稻生产光靠农民群众自发地蓄留和管理是不行的,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做保障。因此,本市根据再生稻对头季稻有很强的依赖性的特点,把再生稻纳入中稻生产中一起布置、安排、落实。并采取多种形式,分级划片,狠抓技术培训。做到家家有个“明白人”,户户有张“明白纸”。坚持“三集中、五统一”的工作方法,狠抓促芽肥施用。对高产示范片实行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,开展创高产竞赛,实行奖惩挂钩。
(二)狠抓关键技术的落实
针对再生稻对头季稻具有很强的“依赖性”生长发育又具“同步性”和明显的“速生性”,以及再生稻各项配套技术具有很强的“时效性”和“关联性”的特点,着重抓了以下几个重点技术环节:
1、种好头季稻是前提
(1)头季稻宜选用生育期适中、丰产性好、抗逆性强,再生力强,后期不早衰且抗倒伏的品种。
(2)栽培上要突出一个“早”字,做到适时早播早栽。旱育秧3月5日前播,4月15日前栽插,水育秧3月8日前落泥,4月20日前栽完,并实行规范化宽窄行栽培,亩植1.5万窝左右。科学配方施肥,抓注分蘖末期和孕穗期两个有利时期,用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。
2、适时足量施好促芽肥是关键
一般掌握在头季稻齐穗10~15天亩施促芽肥(尿素)15~20公斤,收获后对发苗差的田块收后3天内亩施发苗肥(尿素)5公斤左右。
3、完熟收割且高留稻桩
头季稻收割时间以十成黄且主茎倒三芽伸长3~5厘米时收割,高留稻桩33~40厘米。并在再生稻始穗期亩用“九二O”1~2克,兑水50公斤喷苗,促进抽穗整齐和早齐穗,减轻苞颈,提高结实率。
(市农技站供稿)
|